机械指挥官

17314988640
国家设立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5/01/10发布者:机械指挥官
扫码分享文章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多起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应急救援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和发展应急管理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五项能力”等


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10月23日,在应急管理部的指导下,多协会联合设立了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旨在表彰和奖励那些在应急管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此奖项填补了应急管理领域科技奖项的空白,彰显了国家对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智能设备与传统应急车辆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应急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已经成为救援行动中的关键“武器”。凭借实时监测、自主导航、远程操控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人员伤亡风险,提高救援效率。然而,在智能化设备飞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应急保障车辆因具备快速高效的救援响应能力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救援能力提升明确纳入国家规划:到2026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现代化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跨区域救援实现8小时内到达;到2035年,跨区域救援实现5小时内到达。同时,国家级应急保障车队每支车队车辆数原则上不少于300辆。加强传统应急车辆的现代化建设和跨区域救援能力愈加急迫。
应急车辆数字化管理的挑战与重要性
应急车辆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对于提升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推进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的新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当前多地仍存在应急设备的数字化管理仍面临多重挑战:
1.技术整合难度较高
需要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不同类型车辆设备在同一平台的兼容性问题加大了整合难度。
2.数据共享壁垒问题突出
部分地区应急设备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不共享的问题。导致应急车辆在跨区域救援时,难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影响效率和准确性。
3.应急车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消防车、救护车、抢险救援车等各类应急车辆分布在各个区域,无疑增加了调度的复杂程度,增加了数字化管理的难度。
4.管理标准不一
各地对应急车辆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使得数字化管理难以有效推进。机械指挥官,实现应急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机械指挥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应急救援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实时监控车辆轨迹及动态,上传并深入分析工作时长、台班管理、燃油消耗、使用效率及怠速状态等关键数据,通过无缝对接各异构系统,保障数据的互通与整合。通过远程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可及时发现并告知管理人员安全隐患,集成了设备管理、调度、数据分析等功能,并已成功助力新疆阿勒泰冬日扫雪。

方案具备如下优势:
1. 提升响应速度和协调效率
机械指挥官可以通过北斗、GPS定位、物联网(IoT)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车辆位置实时监控和追踪。
2. 资源调度与优化
集成车辆类型、忙闲状态、当前位置、历史任务记录等多维度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在跨区域救援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到位,减少空驶率和等待时间,提高整体救援效率。
3. 监控与安全保障
通过车载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驾驶员疲劳程度,并及时预警,保障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智能养护提醒
通过平台对车辆养护的智能提醒,让管理人员提前得知车辆保养情况,预防因缺乏相关养护导致的救援延误。
5. 数据驱动决策
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收集并积累大量设备工时、利用率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救援过程中设备的使用及调配是否合理,为优化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机械指挥官可辅助提升应急车辆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构建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的新格局贡献力量。

...

免费体验

前往后台体验所有功能

+86
请选择您的需求
免费体验免费体验
价格咨询价格咨询
专属客服专属客服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