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住建部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为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与坚实的政策支撑。当深入解读这份文件,我们也可进一步把握智能建造趋势下工程机械管理的新方向。

1、政策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协同增效
从政策层面来看,核心目标在于 “提品质、降成本”。为实现这一目标,政策强调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数字化水平。一方面,大力推动BIM、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AI等前沿数字技术融入建筑业。这意味着工程建设的主要流程、工艺都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资源需实现数字化表达,进而构建起协调统一的数据体系。以工程机械管理为例,借助物联网技术,设备的运行状态、位置信息等能够实时采集并传输,为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积极倡导采用智能建造装备,像建筑机器人、智能顶升集成建造平台、智能施工电梯、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等,特别是在 “危、繁、脏、重” 的工作场景中,促进人机协同作业,提升工程建设的工业化与智能化程度。在施工现场,智能建造装备与工程机械协同工作,能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在施工阶段,政策着重指出要推动施工现场 “人、机、料、法、环” 等生产要素以及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方位数据共享与协同。对于工程机械管理而言,这要求精准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工时统计、油耗分析、维护保养记录等。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智能施工作业。
2、数据采集环节:鼓励使用物联网设备
《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中的条款极具针对性。在数据应用方面,要求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创建相关信息模型,用于分析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施工方案可行性以及优化设备的使用。比如,通过对工程机械运行数据的收集,能够智能提醒进行维保,避免因突发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政策还强调建立统一的数据交付标准,确保数据在各阶段、各环节的有效流通与共享。工程机械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从采购、使用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都要遵循统一标准进行交付,打破信息孤岛,让不同参与方都能获取准确、一致的数据。
3、机械指挥官:实现施工现场数据共享协同
机械指挥官作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领域的引领者,产品与服务高度契合智能建造发展需求。其硬件安装便捷,适用于各类工程机械,借助物联网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工时、油耗、轨迹等关键数据,精准统计工时、管理油耗,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服务能力上,广泛覆盖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市政工程、船舶管理、矿山管理、油田管理等项目,对各类设备智能化管理,实现设备信息集中共享与科学调度,提高施工效率,生动实践了政策中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数据共享协同、人机协同作业的要求。
住建部发布的《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明确了方向,而机械指挥官正沿着这一方向,凭借自身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广泛的服务领域,助力建筑企业在智能建造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高效、智能的工程机械管理,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 更新时间:2025/04/30
- 更新时间:2025/04/29
- 更新时间:2025/04/29
完善信息,生成您的定制解决方案